产品知识

ASTM与ISO标准对熔融指数测试仪的差异解析

发布日期:2025.05.08 浏览次数(

熔融指数测试是塑料加工行业的关键质量控制手段,而ASTM D1238(美国标准)和ISO 1133(国际标准)是两大主流测试规范。两者在测试逻辑、设备要求和操作流程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一、核心测试逻辑差异

对比维度

ASTM D1238

ISO 1133

测试方法分类

仅定义质量法(MFR)

分质量法(MFR)和体积法(MVR)两类

密度依赖性

直接称量质量计算MFR

体积法需结合熔体密度换算MFR

目标参数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单位:g/10min)

兼容质量流动速率(MFR)和体积流动速率(MVR)

熔融指数测试仪

二、设备与操作差异

1. ‌温度控制要求‌

· ‌ASTM D1238‌:料筒温度波动允许±0.5℃,温度均匀性要求较宽松。

· ‌ISO 1133‌

· 一般要求(Part 1):温度波动≤1℃。

· 高精度场景(Part 2):温度偏差≤0.3℃,位置/时间波动≤0.3℃。

2. ‌试样预处理‌

· ‌ASTM D1238‌:未强制规定干燥条件,依赖材料特性调整。

· ‌ISO 1133‌

· 对吸湿性材料(如PA、PC)需烘干并氮气吹扫料筒以减少水解。

· 加料体积偏差控制在±0.5cm³,密度波动大的材料需体积法补偿。

3. ‌自动化程度‌

· ‌ASTM D1238‌:允许手动切割和称量,兼容实验室基础设备。

· ‌ISO 1133‌:推荐自动切割及活塞位移传感器,支持MVR实时监测


三、测试流程差异

步骤

ASTM D1238

ISO 1133

预热时间

固定预热周期(如7分钟)

可调整预热时间以适应材料降解特性

砝码加载时机

预热前或预热后均可

强调预热后加载以确保熔体稳定

数据采集方式

人工截取称量为主

体积法支持传感器自动记录位移数据


四、应用场景建议

‌选择ASTM D1238‌:

· 北美供应链企业或需符合FDA认证的医疗/食品包装材料测试。

· 实验室预算有限,需兼容手动操作的场景。

‌选择ISO 1133‌:

· 需同时获取MFR和MVR数据的高精度研发场景(如共混改性材料分析)。

· 出口欧盟或全球化企业,需满足国际互认标准。


五、总结

ASTM与ISO标准在熔融指数测试中的差异本质源于对“效率”和“精度”的不同侧重。ASTM侧重简化流程与成本控制,而ISO通过细化温控、预处理等环节提升数据可靠性。实际选择时需结合供应链需求、材料特性及设备投资综合考量。

‌注‌:部分高端熔融指数仪支持双标准模式切换,可灵活适配不同测试需求。

深圳三思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三思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是专业的材料检测仪器制造商和试验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三思试验机、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材料拉伸试验机、压力试验机、扭转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熔融指数仪,维卡软化点试验机,哑铃制样机等,历经多年沉淀积雾,公司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

我们将在30分钟内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